会计论文撰写——恰当引用前人研究成果-会计研究方法

会计论文撰写——恰当引用前人研究成果


专业领域/方向:会计

适用课程:《会计研究方法》

选用课程:《会计研究方法》

编写目的:本案例旨在说明如何在撰写会计学术论文时恰当地引用前人的研究成果。“站在巨人的肩头”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会计学术论文撰写时应充分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发展创新。但很多研究者在如何才能恰当、规范地引用前人的研究成果这一问题上存在一些认知上的误区,通过本案例的学习和讨论可以使学员正确地认识这一问题。

知识点:论文撰写

关键词:引用、撰写、学术道德

中文摘要:本案例针对会计学研究者在论文撰写中如何恰当引用前人研究成果这一问题上的认识误区,以案例学习和讨论的形式揭示了恰当引用前人研究成果时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不恰当的引用有两种情况——无意和有意,无意属于能力范畴,但有意则属于学术不端范畴,避免落入引用不当陷阱才能撰写出真正创新和规范和学术论文。


会计论文撰写——恰当引用前人研究成果

我们都知道在学术论文中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需要进行说明,即引用。但引用的规范方法是什么?引用有哪些必须遵循的原则?引用不当会引起什么严重的后果?这些问题大家未必完全清楚,今天就让我们来讨论这个问题。

一、背景简介

张欣是一名会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新生,她对科研怀有热情,在导师的教导下,她开始准备进行会计学术论文的撰写。在阅读了一些会计学术研究的文献后,张欣觉得自己对企业股权激励及其会计处理很有研究兴趣,决定在这个领域开展研究。

二、案例概况

(一)阅读文献

张欣从现有的关于股权激励的研究文献中发现,与股权激励这一研究主题相关的主要理论为代理理论,这一理论是由Jensen和Meckling在1976年依据对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的研究而提出的,是管理学中的经典理论之一。股权激励是股票期权激励的简称,主要用于解决公司治理中股东和管理层的代理冲突,降低代理成本,从而尽量将管理层的利益与股东保持一致,使管理层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

张欣发现研究股权激励的文献比较多,例如股权激励动因、股权激励方法、股权激励效果。研究内容如此宽泛,她认为自己不可能在一篇论文中将上述问题都进行研究。同时,张欣也发现,关于股权激励效果的研究结论有很大的分歧,有的文献认为股权激励达到了激励管理层的目的,缓解了代理冲突,但有的文献认为股权激励没有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管理层依然我行我束、忽视股东的利益。另外,现有的研究有的采用了大样本的实证研究,有的采用了单案例研究,案例研究论文的信息和数据很多都来源于研究者的实地调查。

为了解决在阅读文献时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疑惑,张欣决定与在企业担任技术部总经理的叔叔聊一聊。

(二)访谈

张欣的叔叔在一家生产家用电器的民营上市公司担任技术部总经理。叔叔先介绍了一下家电行业的基本情况:竞争激烈,产品研发压力大。技术部从总经理到工程师经常加班加点进行研发创新,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去年他们开发出了行业最新节能技术,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立下了汗马功劳。竞争对手看到了叔叔所带领的技术部门的研发实力,开始通过猎头公司与叔叔接触想挖走他和他和团队。叔叔所在的公司在今年年初制定了股权激励方案,授予技术部门成员股权期权,行权条件是达到一定产品研发业绩并于三年后行权,三年内离职视为自动放弃。叔叔说,公司设定的行权业绩条件不高,技术部门完全能够达到,只要三年内不离职行权完全没有问题。期权的金额很丰厚,自己不会接受竞争对手的邀请而离职。

与叔叔的谈话结束后,张欣认为叔叔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似乎与代理理论并不完全一致,更多的是为了奖励技术部,并且留住技术部的研发人才。她忽然想到,这或许就是股权激励没有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的原因。因为股权激励的动因只是为了给关键员工发福利,从而留住人才,企业可能并不存在严重的代理问题。

张欣为了这一发现感到兴奋,自己似乎找到了一个非常有新意的研究选题,便以叔叔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为对象,撰写了一篇案例研究。在案例研究中,张欣将自己收集到的与股权激励相关的研究文献以参考文献的形式进行了引用,但由于是新手,张欣收集的文献有限,大部分文献年代久远。同时她将与叔叔的谈话信息编辑成文,隐去了公司真实名称,交给了导师。

(三)修改

没过几天,张欣便收到了导师的修改意见反馈,导师首先表扬了张欣在这篇论文上下的功夫,做了阅读文献、访谈高管等研究工作。但导师指出,吕长江教授在2009年的论文《股权激励会计处理及其经济后果分析——以伊利股份为例》已经说明了股权激励的福利动机,希望张欣在自己的论文中能够引用这篇论文。

张欣并没有阅读过这篇论文,因此在自己的论文初稿中没有引用它。在导师的要求下,张欣阅读了这篇论文,发现该论文中的很多观点确实与自己的论文相同,只是行业不一样。于是张欣陷入了困境,吕长江教授的论文发表在2009年,比自己早很多;但是,一旦引用了这篇论文,自己论文的创新性观点就充分了,论文的价值一下子受到了很大影响。

经过几天的思想斗争,张欣觉得研究论文有那么多,观点也五花八门,谁也不可能每一篇都读到,自己没引用这一篇不会有问题,导师也是恰好读过这篇论文而已,别人不一定知道,而且自己的论文研究的是家电行业,与乳制品行业相关很远。最后,她决定忽略吕长江教授的这篇论文,不引用它。

三、讨论题目

会计学术论文撰写中恰当地引用前人的研究成果是学术道德及学术规范的要求,本案例侧重于学员思考下述问题:

1、恰当引用前人学术研究成果的原则是什么?

2、在无意和有意两种情况下出现的引用不当有区别吗?


会计论文撰写——恰当引用前人研究成果

案例说明书


一、本案例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案例要实现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员理解恰当引用前人研究成果的原则和方法。论文撰写中有两种不恰当的引用——无意有和意。无意是指研究者不知道前人已经研究成果中阐述过相同或相似观点,而没有引用;有意是指研究者明知前人已经阐述过却没有引用。

二、案例讨论的准备工作

为了有效实现本案例目标,学员应该具备以下相关知识背景:

理论背景

学员应掌握基本的会计研究方法,阅读过会计研究文献,掌握一定具体研究领域内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

(二)实务背景

学员通过实习实践或本职工作接触会计实务工作,在实务工作中积累经验,在经验中总结、提炼研究问题。

三、案例分析要点

(一)需要学生识别的关键问题

本案例需要学员识别的主要知识点有:会计学术论文撰写中恰当引用他人观点的原则和方法。

(二)解决问题的可供选择方案及其评价

1.关于无意情况下的不恰当引用

学员在文献综述时应全面收集已有研究成果,尤其是该研究领域中最经典、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具体方法:(1)在文献检索时设置引用最多、下载最多等条件获取这类文献。(2)关注其他研究者文献综述中提及的文献。(3)与导师、同学开展讨论。(4)检索自己研究成果的关键词。

2.关于有意情况下的不恰当引用

学员在获知自己的研究观点与前人观点相同或相似时,应正确认识这一问题,不抱侥幸心理,进行引用。虽然自己研究成果的创新性不复存在了,这也是科学研究中不可避免的经历,也更加说明在具体研究前进行全面文献综述的必要性。

(三)推荐解决问题的办法

1.恰当引用前人学术研究成果的原则是什么?

恰当引用前人学术研究成果的原则是,在全面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前人研究成果所阐述的观点和结论进行引用。

为了避免无意的不恰当引用,学员应按照前述方法进行全面的文献综述。

2.在无意和有意两种情况下出现的引用不当有区别吗?

两种不恰当引用原因不同,无意是能力因素,有意是道德因素。但由于两者区别无法准确判定,且后果相同,因此处理方式也是相同的。论文可能评审过程被纠正,或被期刊拒稿,甚至被已有研究成果的作者提起争议处理或侵权诉讼。

四、教学组织方式

1、问题清单及提问顺序、发放资料顺序

本案例讨论题目的顺序依次为:

(1)你是否曾经面临过与张欣同样的问题?如果有,你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2)你从张欣的经历中得到什么启示?

(3)你感兴趣的会计研究领域是什么?你对该领域进行过全面的文献综述吗?

(4)你通过什么渠道查阅文献?你通过什么方式收集研究数据?

(5)你在进行文献综述时还有什么好的方法?

本案例的参考资料,在讲授有关知识点之后一次性布置给学生。

2、课时分配

(1)课后自行查找、阅读资料:针对自己感兴趣的会计研究选题,开展文献阅读,并梳理出2-3个现有研究的结论,共计4小时。

(2)小组讨论,课后提交讨论分析报告:共计10分钟。

(3)课堂小组发言:共计15分钟。

(4)课堂讨论总结:5分钟。

3、讨论方式

组成案例分析讨论小组,分小组进行资料查阅、讨论,提交小组讨论报告,同时,进行小组间汇报讨论。

4、课堂讨论总结

总结的关键点:归纳各小组的主要观点,强调各小组讨论的重点及亮点,指出其讨论中存在的不足。对相关存在争议的观点指进一步讨论、分析的方向。指出在现有案例素材基础上,如何进一步获取更多资料,扩展研究内容。

邮箱:mpacc@sjzu.edu.cn 版权所有:管理学院MPAcc
地址:沈阳市浑南区浑南中路25号 邮编:110168